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学习培训 > 浅谈识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识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15年11月18日 11:39:32 访问量:16 作者:刘江霞

浅谈识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刘江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小学阶段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字,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而第一学段(12年级)要认识常用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由此可见,第一学段的识字量约占小学识字总量的50%,从这些数据可以感受到目前第一学段的识字要求,无论是识字或写字的量都达到了课标规定的上限。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小学识字教学问题费时低效,识字教学效果不理想。据有关人士统计后证明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比例,说明不少学生在识字、写字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经统计,学生错误的汉字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错误类型   形近字读错写错              同音字模糊              多音字混淆              多笔少画              书写潦草

百分率                 22.5        21.3                22.8                21.2              11.2

从以上数据不难发现,学生识字、写字错误的类型比较集中,前四项所占比例均衡。在以后的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要寻求多种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巩固识字效果,通过多种灵活的训练形式让学生学得扎实。同时,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和态度的养成也应引起教师们的重视。

影响识字兴趣的原因调查统计(二年级学生、家长200人)

原因              字形复杂              数量多              识字方法途径单一              巩固方法机械重复

百分率  17.4              16.1                33.3                      33.2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影响学生识字兴趣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汉字本身数量大,笔画多

汉字数量庞大,笔画繁多,横、竖、撇、捺、折、点衍生28种笔画,字的笔画数多。

2、学生识字不主动,不会学

儿童的心理特征: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接触形象的有趣的东西,记忆力比较强,但易记也易记。

3、教学方法不灵活,不科学

调查数据中不难看出,教师应用的识字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不利于孩子识记生字,导致课堂效率低;学生识字渠道狭窄。只限于书本、课堂,脱离了生活。同时,忽视了对识字的巩固方法的指导,单调的念、写,机械地重复抄、默,缺乏趣味性、科学性。

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现象。

一、忽视汉字教学中音形义的统一

汉字的形体,集形、音、义于一身。评价学生识字的最基本的标准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另外,就是指导会写并在语言环境中运用的能力。而部分教师对识记汉字却产生了一种误解:仅简单地想办法记住字音和字形,而对于汉字所蕴涵的深刻的文化意蕴却只字不提。

二、忽视汉字教学中字词之间的联系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的识字也与之同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将所要认识的字和与它相关的“近亲字”进行比较、鉴别。这样一来,学生所学的字不会孤立,能较好地在大脑中与原有知识同化。而不少教师为了完成当堂课的识字教学任务,却只重单个识字的教学忽视了汉字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忽视汉字教学中语言环境的依托

依托具体的语言识字最大的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这种方式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注重儿童思维的形象特点,便于儿童在新的知识经验意义之间建立联系。从汉字的识记规律来看,出现频率和语言环境影响识记。汉字依存的书面语言环境,可以为记忆提供一定的线索,书面语言可供反复阅读与记诵,实际上又提高了汉字出现的频率。语文版的识字教材,在吸取多种识字方法的前提下,较多地采用了随课文分散识字,从某种意义上看,课文为学生识字提供了具体语境,而很多教师在第一课时教学时,总喜欢把认读生字词作为重点,集中性地、孤立地教学生字词,把生字词从课文这一语境中活生生地剥高开来,识字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四、忽视识字教学中语文能力的整合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书面语言,而真正意义上的书面语言的学习不是从识字而是从阅读开始的,那些规范、优美的书面语材料是儿童获取书面语言营养的最主要的源泉。大量的阅读,又给汉字的复现提供大量机会,可以促进记忆的保持,减少遗忘。识字教学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如果整节阅读课都进行识字教学活动就欠妥当了。但是一线的部分教师在第一课时识字教学时都是这样操作的:谈话揭题----同桌互读课文,读后评一评----课件出示有贴图作背景的生字词,先自己读一读,再读给同桌听----师带领学生读不太认识的字----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多种形式读)----从词语中抽出生字,学生说识字方法。整堂课看上去热热闹闹,似乎在尊重学生的主体,让他们自主识字,互听互讲,让生字不断出现认读。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老师认为课文太长,先要把生字解决,就采取集中识字。其实,集中识字不等于把一篇课文中的生字提出来先教。

五、忽视识字教学中写字任务的落实

第一学段是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关键期,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一学段的识字量非常大,写字有助于学生巩固已经学会的生字,是帮助学生识字记形的好方法。而从识字教学的课堂反映,教师们对待书写指导普遍不够重视,用的时间相对较少。个别课堂,对于书写的指导要求要么是蜻蜓点水,要么根本没有。

对策研究

一、领会课程标准  整体设定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12年级)的识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除规定识字量之外,还特别强调两点:一是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二是要求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基于这些要求,识字教学目标的设定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哪几个生字,会写哪几个汉字的要求上了,而应该从整册教材、整个学段、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目标来考虑教学目标的设定,指导学生通过本课、本单元的学习,达到阅读、识字等方面的目标,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相互为用,互相促进。为此,不妨设定类似下面的识字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独立认识汉字,学会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

2.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培养热爱汉字,喜欢学习汉字,愿意主动识字的情感和习惯。

3.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复习巩固以前学习的偏旁部首,学会用部首法查字典,并利用字典帮助自己学习新的汉字。

4.充分利用已经学会的汉字进行广泛的阅读,达到学以致用,并在阅读过程中巩固和学习新的汉字。

二、把握教材特点  科学组织识字

首先,新教材采用综合性手段,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在汉语拼音阶段即适当安排短语、句子、儿歌、让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这不但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其次,教材中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都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字。教材中安排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即能读正确,结合语言环境大致了解意思,不要求书写,也没有认识偏旁的任务,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做字形分析,只要学生能把所认的汉字用于阅读即可。不了解这一点,就很有可能对学生识字提出过高的要求,加重识字学习负担,挫伤学生识字的兴趣和热情,甚至形成识字教学中的心理障碍。

再次,教材对识字的安排很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看图识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接触一些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字,都是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的,每课要求的写字量由识字量的四分之一,随年级升高而逐渐增加,坡度缓升。况且,为了分散写字难点,教材对要求学写的字的安排并非全是本课刚学习的生字,它们有的是在学习汉语拼音时就已认识的字,有的是在“识字”单元中先认识的字,有的是在前面学过的课文中已认识的字。这些并不陌生的字,识写记忆起来就比较轻松,稍加努力是可以完成任务的。

此外,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书写过程示范是尤其重要的。教师的书写示范不仅能向学生提供直观的写字技巧,便于学生观察模仿学习,缩短学习进程,而且也会对儿童的写字兴趣和书写风格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经常在听课中发现,老师的教学环节刚步入到写字指导时,下课铃声就响了,要么就是学生没有来得及动笔书写,要么就是老师没有范写没有讲解就得被迫下课,只得布置成家庭作业回家练写数遍,其实这就是造成书写质量不高的原因。可以试想,把抄写生字留作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自行完成,老师在作业本上看到的只是这些字写得对不对,而学生在写字的时候习惯怎么样,写这个字时笔顺是否正确,是否用心……是全然不知的,所以生字的书写必须得在课堂上完成,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指导。不了解这一点,只是口头要求学生写字,一个字写多少遍,学生盲目、机械地抄写,写不好,还要挨老师的训斥,老师气急,学生也十分委屈,丧失了学习写字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首先要练好写字教学的基本功,保证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指导、书写时间。在指导生字的书写时,一年级是书写的起步阶段,老师要指导的细致,像这一笔的笔画怎么写,这个字的笔顺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每一笔的占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都要强调指导到位;二年级的写字指导就不同于一年级,就可以有轻重之分,和识字教学一样,简单一些的字可以略放手,字形复杂的字可作为重点指导。

三、灵活运用  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识字情境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教师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诱发学生学习新字的饱满热情,如针对“禾”字义教学的难点,可以借助多媒体,配以风声显示田野中禾苗随风翻动的画面,让“禾”字发生颜色变化,借以说明禾苗不同季节的生长状态。一次次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配以解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学习读“禾”音,说“禾”义,写“禾”形,组“禾”词,这一小小的情景,激起学生识“禾”字的浓厚兴趣与强烈愿望。

2、拓展识字途径

“语文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这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要走生活化、实用化、社会化的道路,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这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所必须的。识字教学,不管是导学还是自学,都要始终与生活紧密联系。从广告、标语牌、物品名称以及词语、古诗、句子中找字、圈字,让学生在生活中认字、在生活中巩固。

四、注重有机整合  培养语文能力

识字与书面语言的学习具有相互促进的规律。识字教学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整节阅读课都是进行识字与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提出这样的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因此,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不仅承载识字教学的任务,还担负着积累语言、阅读教学的任务。阅读教学中应该将识字、阅读积累语言有机融合,倡导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要做到识字、阅读和语言积累的有机整合,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设想学生的阅读期待是什么,充分估计学生学生学习的难点和兴奋点,依据学生实际设计教法,没有固定的法则和程式。

总之,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设计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注重在语境中理解字义,注重识字方法的交流与创新,注重写字规范的相互评价,使学生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在自我评价和获取评价的过程中,产生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和热情,培养自主识字、主动识字,创造性识字的能力。这样,新课标提出的识字任务是可以完成的。

编辑:刘江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疆轮台县第二小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