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堂教学 >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2016年11月01日 11:42:00 访问量:16

                【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本设计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与古代文学大师对话,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能借助注释和课文资料初步理解文言文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高山流水》音乐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关于古今中外友谊的名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1、导入: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理解,同学们,请你们交流一下你们课前收集的友谊名言。(学生互相交流)

2、师: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个故事千古传诵,流传至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伯牙绝弦》,这是一篇文言文,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板书课题。

二、解读课题,引入课文。

  1、师简介名曲“高山流水”的由来。

  2、欣赏名曲“高山流水”。师:从名曲中听出了什么呢?能谈谈你们的感受吗?

3课件出示:观图识人。让我们认识一下文中的这两位。

师:文中是怎样写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情谊呢?

、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师: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课件出示原文,学生试读。

  3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怎样读好节奏?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4、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探究理解,感悟文本

  1.导: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我们就来理解一下这篇文言文,课文中那句话道明了这两个人的特长?

  2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3: 同学们,你们看,这句话中的前一个善字和后一个善字意思一样吗?(善于)请你们再读一遍。

  4师:文中还有哪里出现了善字?课件出示句子。

  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

(预设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

5、师: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这就是文言文一词多义的特点。谁能帮大家把这个句子读懂。再读句子。

师: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6正是这样,所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课件出示句子。

  师:就是说,他们之间心息相通,是知音。课件出示图片。

5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怎么赞叹?——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小组合作(集体智慧力量大)课件出示练习。

清风(徐徐)   明月(皎皎)   波涛(滚滚)   流水(淙淙)

炊烟(袅袅)   白云(悠悠)   春雨(潇潇)   秋雾(蒙蒙)

红日(圆圆)   白雪(皑皑)   芳草  (萋萋))  杨柳  (依依)

3、师: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如果是你,能不能像真正的钟子期一样称赞一下伯牙。

4、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

5、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正是 ——知我者,子期也,也就是──知音。(板书)

6、知音欢聚,一定非常欢乐、非常融洽,再读课文1-4句,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

、知音之死

    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理解“谓”的意思。

             谓:

            1、称为

            2、认为、以为 

            3、评论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2、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预设答案:1、断了他的前程。 2、断了他的心弦。 3、断了他的希望。……)

3、伯牙断了琴弦,留下了无边的孤独、寂寞。当你理解这样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句话——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深悟绝弦,读中回味。

   1、有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你们想知道吗?(配乐,教师深情朗诵):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2、师:课文短短的74个字,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让我们再次回味他们感人的故事。再读课文(音乐)

八、作业:

   1、 课外积累表现真挚友谊的故事。

   2、学完这个感人的故事,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课后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伯牙绝弦

                                   

                                                                                                                       

       伯牙                       子期

 

                     知音             

 

 

 

 

 

教学反思:

  

    这样一篇饱含深意的文言文,该采用什么方法教学呢?我参阅了很多的教学设计,也观看了几个师的教师视频,真是越看越乱,越乱越急,觉得什么内容都好,不知道如何取舍,设计内容太少,害怕没有亮点,一节课下来内容不够紧凑,再三思考之下,我还是决定按自己班的学情设计的思路完成教学,我想,故事以文言文出现在教材里,一定有它其中的深意。虽然在此之前,学生已接触过《杨氏之子》等一两篇文言文的学习,但毕竟是难点。越是难点,越要抛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首先给学生断词断句的方法。把课文读正确不止把字音读对,也包括恰当的停顿。我想,不如让学生自己先感觉着停顿。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及时的点拨。比如“峨峨兮”连在一起,“兮”是语气词;“若” 是“好像、仿佛”的意思,单独成一个词,不要与前后的词语搭在一起。这样的话,就不会总有“兮若”的连读了。其次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与体会的时间。文言文难理解,学生更得有时间体会。给学生时间,六年级学生可以感悟得更多的。以学生自读感悟为主,提高学生读文言文的能力紧抓“情脉“,体会伯牙与子期的心心相应。总以为这条线会一通到底,可是,讲课的时候我就怕学生体会不到位,总是着急的引导,以至于这堂课我讲解的有些多,孩子们说的有些少。以学生为主体现还不够,解难释疑时还不能放手,应该让学生自己读懂文章,并有所体会,但是为了节省时间,我已经迫不及待把我的教学流程继续下去,完全没有留下让学生提问的时间。

感受颇深,事后想想,如果可以少引多放,也许这些亮点就会出来了啊。

    总之,堂课存在的问题分析出来不断总结失误才能在教学上不断进步

编辑:艾孜尼亚孜
上一篇:《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轮台二小 梁艳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疆轮台县第二小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