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学习培训 >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运用》专题讲座稿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运用》专题讲座稿

2015年12月08日 11:28:15 访问量:59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运用》专题讲座稿

    首先,让我们设想一下:假如我们的课堂没有评价语,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不难想象,这样的课堂,即使老师的个人素养再高,教学设计再精彩,也不能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在教学过程中,随时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变数,孩子们的精彩表现需要我们及时肯定,他们会因此对上课更添一份兴趣和信心;学生理解问题出现偏差,需要我们及时引导,扭转过来,甚至是巧妙利用错误即时生成教学资源,引得教学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因此,可以说,没有评价语的课堂,如同没有流水声的山谷,没有花草香的森林,是没有温度、没有生命力的课堂。人们常常用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老师的教导,在课堂上,好的评价语确实如点点春雨,滋润着孩子小小的心田。

    但是,什么样的评价语才是有效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今天讲座的主题就是——点点春雨入心怀,借此机会,与各位同仁就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运用共同进行探讨。

什么是课堂评价语?

    课堂评价语言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做出瞬间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评价时所使用的语言。它包括有声语言(口头语)和无声语言(体态语)

体态评价语

    体态语言评价主要是通过面部表情、声调、身体动作等方式来表达的,在评价时具有独特的魅力。阿伯罗比亚说:我们以我们的发声器官发声,却以我们的整个身体交谈。的确,作为老师,多年的课堂实践让我们深刻地明白这一点,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让学生感到来自老师的关怀,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当学生有了精彩的发言时,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甚至跟他握握手,一种自豪感会在孩子的心里油然而生。至今我仍然记得十多年前的一堂竞赛课上,程海燕校长与一个发言有着独特见解的学生郑重地握手,在孩子的脸上写满了骄傲。

    因此,在有些时候,教师的体态语言更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锤炼口语评价,同样需要尝试完善体态语评价,将这两种评价语言结合起来,将会产生相得益彰的妙处。

口头评价语

    接下来,我们着重谈谈口头评价语,这是我们课堂上用得最多、也是最直接的评价方式,但是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对评价语的运用往往走入误区。

    误区一:.浮夸失真

    案例:一位语文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找春天》时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我们这儿是什么季节?(当时是春天),并指名学生回答,该生答对了,那位教师不假思索地表扬学生你真聪明,其余学生听了全是一脸不屑一顾的神色,有的学生甚至在小声嘀咕这么简单,我也会,听到伙伴们的议论,该生的脸红了,头悄悄地低了下去。

    当下,大多数老师都能认识到激励性评价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课堂上从不吝啬对孩子的夸奖。我们常常能见到这样的场面,无论是读了几个词的,还是写了几个字的,无论是答对了一道题的,还是回了几句话的,老师几乎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真好”“真行”“你真棒的称赞声不绝于耳。老师还兴师动众地要求全班孩子一次次掌声鼓励。从课始到课尾听取表扬声一片,气氛煞是活跃。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样的评价真的是孩子所需要的吗?事实并非如此,物极必反,凡事过了头就未必是好的了。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不需要付出努力,唾手可得的称赞有谁会珍惜呢?不切实际的夸奖不仅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的学生有了对事物的甄别能力,他们能感受到这种评价后面的言不由衷。对这种大派送式的评价更是失去了兴趣。

    对策:评价语言要实事求是

    在评价上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生的回答的确有精彩表现,就热情表扬,说得不够好时,婉转地指出,真诚地提醒,让学生从中有所获益。同时也要因人而异,对于那些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每当他们表现出一点进步的迹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如,坐得端正,听讲认真,答对了一个简单问题等,都应该大力表扬,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那些思维敏捷、学习基础好的优生,则要慎表扬,要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果子时予以赞赏,这样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表现平平的中等生,教师应以敏锐的目光发掘他们的闪光点适时予以肯定,唯有如此,教师的表扬才能显得物有所值,学生也才能加倍珍惜。

    误区二、语言含糊

    案例:上《四季》一课,学生读完课文后,老师问: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老师听了以后满意地说:说得真好!”

    反思:从以上这个教学片断可以看出,孩子的回答的确是很好,虽然只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但语言清晰,表达流畅。可是教师的评价语缺乏针对性、准确性,说得真好,到底好在哪儿?老师不一定明白,学生更不明白。接下来学生的回答,可能还是处在原始状态,我喜欢秋天!”“我喜欢冬天!”……后面学生的回答并不一定能在前一个孩子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让我们回顾一下自己的课堂,是否有这种情况发生?说得真好!”“读得真棒!”“说得还不够清楚!”……这些评价语我们经常挂在嘴边。但是,我们想过没有?说得好,好在哪里?不清楚,哪个方面还不够清楚?这样的评价非常含糊,让其他的孩子知其好不知其所以好知其不好不知其所以不好,所以也就无从学习其长处,避免出现同样的缺憾。

    对策:评价语言应准确、有针对性。

    准确性是评价语的灵魂,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的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好,好在哪里?错,又错在何处?

    在这一方面,黄艳燕校长堪为表率,每当我写了论文或是教案给她审阅时,她总是能给予我非常中肯而热情的评价,这几个小标题拟得不错!”“这里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到位”……让我既深受鼓舞,又明确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再看看刚才的例子,案例中的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仅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季节,还道出了喜欢的理由。老师应及时地指出: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但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季节,还告诉了大家你喜欢的原因,让我们听得更明白了。这样的评价才真正着眼于孩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暗示、点拨,引领学生学习。

    又如,评价学生写字时,老师说:“××同学不但字写得好,而且坐姿、握笔姿势也很正确,大家向他学习!”“××同学写字有了很大进步,但你的字如果能再写得大些,就更好了!”……这样的教学评价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暗示了教师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激励学生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误区三:过早终结

    案例:有位教师上古诗《春江晚景》最后一句(蒌蒿遍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时,非常有创意,提出了一个问题:河豚想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想干什么。请学生联系全诗思考。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是要学生更深入理解全诗。一个学生举手回答:河豚知道春江水暖、蒌蒿到处都是、芦芽也长出来了,想赶回春江产卵。老师听了后情不自禁地表扬道:!非常正确。你真是太聪明了,居然和老师想得一模一样。其他同学呢?”本以为经自己这么鼓励,肯定会有更多的同学举手发言,哪知道才举起的那无数双小手都刷刷地不见了!顿时,这位教师不知所措……

    产生这样的现象,原因很简单,课堂上,教师过早的对一个可能有多个答案的问题给予终结性的评价,自然扑灭了其他同学的创新思维的火花。试想,有谁会花时间与精力去思考一个已有非常正确答案的问题呢?

    对策:延时评价

    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延时性评价,不要对学生的发言很快就下结论,特别是回答得很精彩的答案,要灵活地进行引导、点拔,留出充裕的时间,给其他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像上面的案例,老师可以这样引导:这是你的答案,不错。让我们一起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这时学生处于继续思考的状态,也许会说出知道桃花红了、柳树绿了、小草变绿了……等等意想不到的答案,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不就在学生面前徐徐展开吗?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示范,以下是他上《长相思》时的一个案例:

    师:现在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首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没有。(板书)第一个问题,听清楚了,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

    1: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外。

    师:请站着,山海关外。继续说,谁还有不同的看法?

    2: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的路上

    师:路上,请站着。继续说。

    3:作者的身在山海关。

    师:你也站着。谁还有不同的理解?身在何方?

    4:他的身在山海关那边。

    师:那边,山海关的那边。好,那么山一程呢?身在哪儿?还可能在哪儿?

    5身可能在山上。

    师:可能在怎么样的山上?

    5:非常高的山上。

    师:在崇山峻岭上。那么,水一程呢?他的身还可能在哪儿?

    6:他的身可能在船上。

    师:可能在船上,是的。那么夜深千帐灯呢,他的身可能在哪儿?

    7:他的身可能在营帐里面。

    师:营帐里面,请站着。孩子们,这里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七位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板书:在后面写在征途。)

    试问,如果王老师一开始便以你的回答跟老师想的一样评价学生的回答,还能让孩子们继续深入地思考下去吗?还能把课堂荡起这美丽的涟漪吗?

    误区四:学科特点缺失

    平时的公开课、随堂听课等活动中,发现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学科特点不明显,比较笼统,评价语可以运用于每一门学科,缺失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指导,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对策:评价中凸显语文味

    平时,数学老师经常会说:我们数学老师没有语文老师会说话。其实说的就是语文老师的语言素养高,有文学色彩。我们身为语文老师,应理直气壮地把这个优点发扬光大,在课堂评价语方面要依托文本语言和学生语言特点,运用教育机智,凸显语文本色,在评价中传递各种语文信息,引领学生有效学习语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1让评价语与课文形式相得益彰

    教材中文章句式精美,有许多优秀片断用了特殊句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抓住文本的特点,善于捕捉学生发言的信息,借鉴文本特定的语言形式进行评价,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猫》的第一段,用了三个说它……吧,可是……”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对性格古怪的大猫的喜爱之情,教学时可巧妙运用这句式进行评价。一开始,我请一位学生来读,可这位学生思想开小差,竟不知道老师请他干什么,经同学提醒才开始读,读后我随口道:说你认真吧,看上去坐得确实端端正正的,可是刚才是那么的心不在焉,竟然不知道读哪里了?这样小小地幽他一默,全班同学忍俊不禁;接下来的一位学生读得较有感情,只是语调太高了些,读后个别同学不由自主地鼓掌。我随之评价:说你读得好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赢得掌声呢?可是如果语调稍微放低点儿,柔一点儿,就会赢得更多的掌声啦!

    以上的教学中,教师借鉴课文句式特点设计的评价语很有特色,学生听起来耳目一新,因而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由于品读语言比较到位,教师评价时又现场做了该句式的示范造句,所以在让学生模仿说它……吧,可是……”该句式写写猫性格古怪的其他两方面内容时,学生写得有模有样,目标达成度很高。

    有时,我们也可以化用文章中的词语进行评价。如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时,教师不妨活用文中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词来点评:你只读出庐山云雾的姿你已读出了庐山云雾的百姿百态你的朗读让老师真的看到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了!”……活用文中关键词来点评,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不仅能进一步引领学生感悟庐山云雾的特点,而且能使学生很快地从泛化感知进入精确感知。

    2让评价语与语境水乳交融

    语文课因其丰富的人文性、综合性,而显得多姿多彩、博大精深。如果教学时能置身文本语言内容,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附着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使之少些理性、机械、程序性,多些感性、灵动、情趣性,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将大大增强。

    案例1:五下《桥》一文关于描写洪水的句子: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自我感悟,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洪水的凶猛,来势汹汹),然后针对学生实际朗读情况进行点评指导:老师感到有十匹马向我们冲过来了!有二十匹马冲过来了!有一群马向我们冲来了!……这样的评价促使学生入情入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案例2:二年级课文《清澈的湖水》的片段朗读时,一位学生朗读比较平淡直白,我评价道:你把我们带到湖的附近,湖中美丽的景色若隐若现,我们欣赏还不够尽兴呢?谁带我们来到湖边?又请一位学生来读,没想到这位同学读得吞吞吐吐,支离破碎,比起刚才那位同学更差。我评价道:刚才那位同学把我们带到湖的附近,可你又把我们带远了。谁继续带着我们往湖边走?一位女生站起来绘声绘色地读了起来。我评价:你的朗读,让人尽情欣赏到了湖中优美的景色,谢谢你!

    这一片段教学,把教学评价与指导朗读紧密地结合起来,诱发学生联系生活体验,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景,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有效提升了朗读能力。

    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巧妙置身于文本的语言情境,积极寻求评价语与文本语言内容的融合,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取得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效果。

    3让评价语与文体一脉相承

    教师的评价语言应根据文本的语言风格,把握其语言特色。不同体裁的文本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果教师的评价语与之相符,那么学生将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课堂中来。我们来看看王崧舟老师执教《两小儿辩日》的案例:

    师: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1: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此言差矣,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非然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非也非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非也非也非也,远者小近者大。

    1:非也非也非也,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师:日初出近,日中时远。

    1: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师:错错错,远者小近者大。

    1: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师:远者小近者大。远者小近者大。远者小近者大。

    (笑,掌声)

    师:演不上来了,差点没气了。(众笑)这叫什么?

    生(齐):辩斗

    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其中的评价语明显带有文言文的色彩,还直接用非也非也非然也此言差矣来评价,让学生沉浸在学习文言文的快乐氛围中。

    语言优美的散文,教师可用优美的评价语;科学严谨的说明文,教师的评价语也必须精当严密;而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古诗文或接近古诗文的语言来进行评价。当评价语与文本语言风格相一致时,两者就融为一体,浓厚了文本学习的氛围,激发了兴趣,进而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我们再看一个案例:

    一位老师在教学《四时田园杂兴》课时,引导学生理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他是这样做的——

    同学们,按常理,这些不懂事的孩子应该在干啥?(在玩)在玩些什么呢?

    1:用弹弓打鸟。

    师:这可不大好。

    2:在玩捉迷藏。

    3:爬到树上去掏鸟窝。

    师:这也不大好,有危险。

    6:还可以放风筝。

    师:放风筝,是啊,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还可以钓鱼。

    师:我们有一首诗写的是蓬头稚子学垂纶,这是一群学垂纶的蓬头稚子们。

    8:还可以玩跳皮筋。

    9:有一些调皮的小孩子在捅马蜂窝。

    师:哦(笑说)。

    10:有些女孩子在玩丢手绢。

    11:可以游泳。

    12:还可以踢毽子。

    13:还可以踢球。

    师:哦,你们都把自己想像成这些孩子了。这是一些乡村的孩子,也许,就在田野里尽情地(生:奔跑)。这就是一首诗中写到的儿童急走……”

    生:“……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总而言之,这些孩子应该在玩耍!但是此时此刻,他们却在——(指课件上的诗句)

    生: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学生齐读)

    案例中的老师,各种学过的古诗信手拈来,既与本诗的内容融为一体,又不露痕迹地引导学生复习积累了古诗,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误区五:呆板单调

    其实说到这一点,我也没有底气,上课时总感觉自己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说来说去老三套。也许这东西要有点天赋吧!但是,勤能补拙这句话是没错的,只要我们平时广泛搜集,加强积累,多向名师们学习,就一定能使自己的评价语常用常新,使学生听而不倦、学而不厌。

    给大家推荐以下实用的课堂评价语:

    关于听的:

    1、谢谢你听得这么专心。

    2、你们专心听讲的表情,使老师快乐,给我鼓励。

    3、我从你们的神情、姿态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4、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听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5、会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我下面说的一段话。

    6、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班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7、大家对这些内容那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8××复述故事又具体又生动,可以看出他刚才听老师讲故事的时候是非常认真。

    关于说的:

    1、谢谢你,你说得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得不完整,但我还是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了,但是嘴里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请你再说一遍。

    5、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6、大家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很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高 兴。

    7、你真是个能说会道的小孩于。

    8、敢说,就表示战胜自我。

    9、你回答问题又完整又好听。

    10、他的回答好在哪里?你可以给他提个建议吗?

    11、你真了不起!如果你刚才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了吗?

    12、老师真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自豪。

    13××说得还不完整,请哪一位同学再补充。

    14、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的时候要想想,别人能听得明白吗?

    15、回答问题是向大家推荐自己的好办法。

    16、不要慌,胆子大些,说错了没关系。

    17、我知道你心里明白了,可就是语言还没组织好,请你坐下再考虑一下。

    18、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教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 

    关于读的:

    1、古人说读书时应该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时候,教室里一片书声朗朗,大家专注的神情真让我感动。

    3、请你们读一下,把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4、读得很好,我听得出你是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

    5、经过你们的朗读,这段文字的意思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6、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

    7、刚才老师发现一个表演天才,她一边读一边还做动作呢,读得可美了。

    8、你对他的朗读满意了,就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他。

    9、朗读的时候,你认为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10、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能给老师提意见吗?

    11、听了同学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12、你可以通过朗读把感情表达出来吗?

    13、你读得多神气!

    14、你的朗读打动了我们的心。

    15、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心中也暗暗赞叹。

    16、听了你的朗读,助人为乐的××仿佛来到我们身边。

    17、你觉得他的朗读能得多少分?为什么?

    18、你的朗读真精彩,把我们带到××的身边。

    19、你的表情真丰富,朗读的声音真好听。

    20、你的声音真好听,如果能再响亮些就更好了。

    关于问的:

    1、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2、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的时候是用心思考。

    3、你们现在真能问,能问到点子上,能抓住重点来提问。

    4、我们的同学的思维很活跃,这些问题提得很好。

    5、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让老师试一试,但不一定准确。

    6、有些问题,我们可以先问问自己,自己有能力解决的,就不必问别人,让我们试试看,刚才提出的问 题,哪些自己已经想到答案了。

    7、你真会提问题,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8、你的好学之心真让老师赞叹。

    9、这里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看看是否有答案了。

    10、今天大家的提问大大地超出了课文的范围,反映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11、善于提问题的孩于是最聪明的孩子。

    12、看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问题?

    关于写的:

     1、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业本很干净,书写很整洁。我很感谢大家。

     2、同学们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我也写下一点,现在我读给大家听,希望大家喜欢,给我提些意见。

    3××同学的作文写得很好,虽然也有缺点,却给人一种真诚的感觉。

    4、从你的作文中,看出你非常留心周围的事物,仔细观察,真棒。

    5、请同学们看(用手扬起一大叠本子),老师今天要表扬这么多同学,这些同学作业字迹端正,很少涂改,很少错别字,语句通顺,进步很大。

    6、我建议大家互相看作文,看完后,把自己的体会,用一两句话写下来,鼓励同学,共同进步。

    7××同学作文中的词语很丰富,可以看出他课外阅读了许多书报。

    8、文章写完了,自己应该小声读一两遍,注意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总之,教师精彩的评价语言,虽然不是磁铁,但可以牢牢吸引学生;虽然不是蜜糖,但能让学生感觉到甜蜜;虽然不是矿产,但能开发出无穷的资源;虽然不是航标,但能给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祝愿每一位老师都能口吐莲花,用我们真诚、有效的评价语,换来学生飞扬的个性,灿烂的笑脸!

 

编辑:刘江霞
上一篇:如何正确使用课堂评价语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疆轮台县第二小学 特此声明。